English

花开花落诺贝尔

2000-09-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前没有一点风声,突然宣布某某某是得奖者,这过程有点像梵蒂冈选教皇。

整整100年前的那一年,第一次颁发诺贝尔奖,文学奖的得主是法国作家苏里·普吕多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写过什么了。直至1999年,除了其中七年因战争或其他原因没有评选以外,不论丰收或歉收,国际上年年都有一名作家荣获这份殊荣。法国作家获得最多,共有12位,罗曼·罗兰、法朗士、柏格森等;特别二战结束以后,差不多每隔三四年,便有一名法国作家获奖:纪德、莫里亚克、加缪……都是文学史上占极多篇幅的重要人物。这固然是一种荣誉,一种认可,使获奖者感到欣慰,全世界读书的人也总要把他们的代表作读上一读。但是有识之士知道作品的真正价值必须经受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196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法国作家萨特,他这个人本来气冲霄汉,这类事不会叫他受宠若惊,反过来声称自己“一向拒绝来自官方的荣誉”,把奖和奖金都一口回绝了(这必然使某些人感到可惜),在诺贝尔奖历史上这还是破天荒第一遭。以前1958年苏联帕斯捷尔纳克也拒绝领取,这里面有点冷战和政治味道,另当别论。在法国乃至西方文人的心目中,作家多少是个社会叛逆,跟官方沾边总带点嫌疑。诺贝尔奖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1926年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拒绝普利策奖,认为此类奖金对写作有害,使作家“四平八稳,毫无创见”。但是1930年他又欣然接受诺贝尔奖。这两个奖在本质上真有区别吗?

此后36年,除了1982年一个当时谁也不太明白的克洛德·西蒙以外,再也没有一位法国作家有幸获得诺贝尔奖了。法国舆论至少表面看来并不计较,也没有讨论“应该不应该”而愤愤不平:“为什么这次又不是我们!”是不是瑞典皇家学院在萨特面前碰了一鼻子灰,拿其他无辜的法国作家杀气,或者干脆就是在“吹黑哨”!

诺贝尔文学奖是一项国际性大奖,但是评审者都是清一色的瑞典人。瑞典皇家学院有18位院士,其中6位组成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有遍布全世界的“外围”组织,这是各国大学的文学教授、作家协会领导以及学者、文学家、翻译家,他们推荐候选人,提供候选人作品和背景资料。皇家学院内还设有专设的翻译机构,专门翻译评审委员会需要的资料。

每年2月1日以前推荐书和资料汇集到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这时约有两千名候选人。每星期四下午五时起开会讨论,邀请专家做报告介绍。讨论到五、六月份,名单缩至五、六人,评审委员会把名单送至瑞典皇家学院每位院士手中,然后休会。院土们则在夏季阅读这五、六人的作品,直至9月份再复会讨论、投票,一般在10月份第一或第二个星期宣布结果。去年在9月30日是个例外。

这是评选的程序,全世界非瑞典皇家学院院士或非评审核心工作人员知道的也只是程序。至于专家报告内容、意见陈述、争论焦点,都是保密的,不得泄露,更谈不上发表。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前没有一点风声,突然宣布某某某是得奖者,这过程有点像梵蒂冈选教皇。法国一名记者说过一句俏皮话,从保密性和神秘性来说,英国情报处跟它相比简直是一只大漏斗。

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选择范围很广,但也是有限度的。它不选择已经不在人世的作家,因此像普鲁斯特、卡夫卡这些死后才被公认的一代文豪,是不会得奖的。美国评论家乔治·斯特纳在《纽约时报》发表过一篇文章,反响很大,但是在这点上指责诺贝尔奖有欠公允。评审委员审阅的只可能是已经出版的作品,不可能是作家尚未出版的手稿。没有好好译成西方大语种的作品也不容易引起注意。一种文字发展愈成熟愈奥妙也愈难译。这样一想也可以使某些心高气盛的汉子心态平衡一些:“我们没有得奖是我们的作品太难译。”

这话是有道理的,一位法国深知中国文化的学者说,法国人读了法译本《红楼梦》,怎样也不理解中国人怎会那么推崇这部令人读了不懂的作品。令人读了不懂的是译作,不是《红楼梦》原作,原作虽也有部分地方令人费解。译作不佳,当然无法对原作作出正确判断,这时放弃判断,也理所当然,不能要求评委予以优惠评价,译作成绩40分的,给予原作80分。

斯杜尔·阿伦原是瑞典皇家学院秘书长,也负责诺贝尔文学奖工作,已于去年9月卸任退休。他在位时曾为评选工作辩护。他说评选的原则是根据诺贝尔遗嘱中的“理想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严守中立,有人抨击这个政策,把军火商的恶名加在瑞典已死去多年的最著名人物身上。诺贝尔其实是个放眼全球的人道主义者,带无政府主义倾向,旗帜鲜明反对宗教,否定现存秩序。但是什么是诺贝尔的“理想主义”,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阐述,历年来在瑞典都有争论。但是时光不等人,争论不能阻止世界前进,根据这个尚未确定其定义的原则则已作出了92次评选。

在冷战时期,在不少人看来,不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权威性值得怀疑,它似乎还在为某一种意识形态服务。阿伦为此辩白说:“在所有的权力面前,不论是金融、政治或其他权力,我们都是绝对自主和自由的。当然有时学院作出的选择会引起争议,但是它的清白从来没有成为问题。”但是他又说:“我们的决定可能附有一种政治意义,然而纯然是从文学考虑的,这点大家都明白。”那么诺贝尔奖是不是有点成为外交橱窗?阿伦表示否定:“当然不是,诺贝尔奖不是世界杯,这样的话诺贝尔奖就是一个失败。最佳作家,这指的是什么?在这个本身就是否定客观的领域内,确定选择标准是很困难的,从四面八方会招来各种各样非议。比如说外交考虑。当然情况不是这样……历史是我们的决定的最好护照。但是我们必须在现在作出决定。”

据文学史家、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主席埃斯普马克的看法,回顾本世纪诺贝尔文学奖,最出色的一次是1950年选择了美国作家福克纳。那时福克纳在美国默默无闻,诺贝尔奖使他声誉鹊起,他的作品凭借这个声誉开始在全世界产生影响,对战后的西方文学发展道路起了历史性的转变作用,在法国他成为新小说派的楷模。埃斯普马克说:“诺贝尔文学奖不应该只是一种授圣仪式,更应是推动新文学前进的一种力量。”

在无名作家中选择天才,显然比在有名作家中选择,要具有更大的慧眼。

(摘自《万象》2000年7月号,马振骋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